“这年头死不起!”北京男子将亡妻遗体放医院3天,医院收他4万

时间:2023-03-08 15:06:08 来源:社会猎奇号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这年头谁死的起啊!”2022年,北京邓先生将亡妻的遗体,暂放在三甲医院太平间。不料,三天后,他就收到了一张“天价收费单”,一个已经确认死亡的人,是如何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消费近四万的呢?2022年2月中旬,由于妻子意外突然死亡,邓先生与孩子商议,先将妻子遗体送往附近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太平间,待后续事项安排好后,再作下一步处理。三天后,邓先生收到医院账单,只见收据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每一项服务的花费:礼仪服务费为3990元、沐浴SPA服务为5990元、供饭服务费为600元、起灵金光大道费为1500元、寿衣为6800元,另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费用,总计竟然高达38000多元。供饭服务费?人都死了,还用得着吃饭吗?邓先生气不打一处来。这不分明把人当傻子吗?邓先生也曾尝试着去找医院协商,但对方声称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。未果,无奈之下,邓先生只好请来记者帮忙维权。真的都是明码标价吗?邓先生也就增加一项摔盆服务。当时邓先生觉得根本没必要,想要婉拒。可是工作人员却说:“这项服务必须得消费,要是不办的话,你爱上哪儿便上哪儿去”。他总不可能这么冷的天拉着妻子的遗体到处转吧。只好接受。可没想到居然要这么多钱?妻子一年的工资也就这么多,谁还死得起啊?邓先生被收取“天价殡葬费”的事件,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。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,一名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。在这里,他在这里遇见了跟邓先生一样遭遇的郑女士。女士说自己的亲人,在这家医院抢救无效后送往太平间,两天里她交了2万多元的殡葬服务费。随后,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医院外包的殡葬公司展开调查,发现确有此事。没收殡葬公司非法收入109万元,并罚款565万元。英国某机构曾在2021年发布了全球丧葬费用调查报告,上面显示中国平均丧葬费用约386532元,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6.1%,占比排名世界第二。早在2018年,民政部修订了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指出殡葬服务机构应当遵循自愿、平等、公平、诚实信用原则,不得巧立名目,不得误导、捆绑、强迫消费,不得限制使用自带的合法丧葬用品。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,实行规范、文明服务,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收受、索取财物。在价格方面,遗体接运、暂存、火化、骨灰存放等基本服务收费,实行政府定价并动态调整。遗体化妆、遗体防腐、吊唁设施租赁等与基本服务密切相关的服务收费,实行政府指导价。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殡葬服务活动,应当与遗属订立书面服务合同,出具合法结算票据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,殡葬业应主要由政府调节指导定价,而不能主要依靠市场。在定价权方面,殡葬行业利润空间和议价空间非常大,且具有较强的垄断性,大多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,消费者基本上是被动选择的,缺乏议价空间和议价能力。因此建议将殡葬服务的价格透明化,给予消费者知情权、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。古人有言:“死生亦大矣”。中国丧葬文化中,人们往往以丧葬费的多少来评价子女是否有孝心。如果对家中老人“风光大葬”,那么人们势必会认为这一家人的儿女有孝心。如果儿女嫌殡葬费贵,办得稍微简单了一些,就会贴上“忘恩负义”,“白眼狼”,“不孝子”的标签。从生物学上说,人的死亡只是代表自然状态下生命体征的终结,亲人之间的情感不会因殡葬费的多少而改变,过度操办葬礼就像在外人面前,上演了一场树立人设的“真人秀”。演得越好,谁就最孝顺。这是一种畸形的思维。商家巧妙地抓住了消费者的情感弱点,从而进行天价收费。也是“天价殡葬费”猖獗多年的根本原因。作为消费者,遭遇不公,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,使用法律手段,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不要被不良商家牵着鼻子走。打击“天价殡葬费”任重道远。希望在殡葬行业相互部门的严厉监管下,在大众渐渐将巨额殡葬费不再与“孝顺”挂钩下,希望能让为逝者家属减轻负担,让节俭殡葬,绿色殡葬成为新风尚。大家觉得“天价殡葬费”离谱吗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~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方文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  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